乡村看老屋 周边即远方
 
Observe the Old House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Surrounding is the Faraway Place
 
 
孙若风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 原司长
 
乡村的标志是乡村建筑。乡村建筑,包括乡村传统建筑或者是体现乡村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主要指的是乡村老建筑。这些老建筑,是乡村的符号。
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是本土居民生活、劳作、社交的物质空间,体现了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存有当地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基因,还有生活其中的当代人的生气与活力。这里是生命、生产、生活信息累积的仓库,是乡村文化的大本营,是汇聚本土有关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的课堂。乡村建筑是乡村的形象,它与当地的自然景象、田园风光一起,构成了乡村风貌。它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其建筑材料、营造技艺、结构布局、风格样式,表现出对自然的遵循及对当地现有条件的依傍和利用,既遵循造化,又有所创造。这些建筑或是出自当地能工巧匠之手,也可能就是居住者自己的作品,但都自觉遵循着这些生活哲学和审美样式,里面盛放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建筑是体验当地历史与文化的现场,它是可以进出的历史空间,是承载乡土气息的文化容器。这是一种现实的、沉浸式的、身临其境的体验,能感受到来自建筑的直接、敞开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从烟火气中,你能想象到主人的生活轨迹、喜怒哀乐,而且你不只是欣赏者,还是参与者、互动者、审美共创者。这种在场、在地审美,是其他文化艺术种类不可取代的。
 
 
 
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Rediscovery of the Beauty of Rural Architecture
 
孙若风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 原司长
 
摘 要
 
乡村传统建筑,是承载乡村历史和乡土文化的物理空间,带有泥土气息的这些建筑,其风格与乡村人格相互生成,它们是乡村文脉和生活美学的载体。对乡村建筑采取微改造的办法,更能体现重视文化肌理的中国审美传统。
 
前 言
 
在201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被称为“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也打开了新的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的路径,乡村建筑之美,便在这个背景下再次被发现。
 
1每个乡村建筑都是历史博物馆
 
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变身为博物馆,这样的情况很多,西方的缪斯神庙、中国的孔庙,都是现成的例子,故宫博物院也是,很多乡村建筑当然可以成为这样的博物馆。
博物馆有收藏、展示和研究三大职能,乡村建筑具备这样的基础。事实上,不少地方的乡村建筑已经建成了这样的博物馆,或者是已经具备博物馆的雏形。可以预期,会有更多这样的乡村博物馆涌现出来。
 
图1 北京门头沟区琉璃渠村琉璃老窑
 
如今乡村的各种老建筑,虽然不能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去要求,但是,乡村建筑里聚集、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都具有研究的价值,都是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的结合体,而且观众身处这样一个特定的物理空间里会有所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每座乡村建筑都是一个博物馆。
乡村建筑积淀了这里居民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历史信息,记录着他们的家族繁衍、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有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守业事迹,也有与锅碗勺瓢形成交响的喜怒哀乐。这些历史信息,是波澜壮阔大历史中的沧海一粟,走进这样的建筑,就是走进了历史。
乡村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有些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乡村建筑中体现了当地人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万物和谐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伦理观、生活观,比如最感人的孝道规范和有关故事,还体现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
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作为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它在处理各种空间、结构、造型的关系中,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表达,并且综合运了绘画、雕刻、装饰、庭院、家具陈设等各种艺术手法,贯穿着经济、适用、美观的审美法则。乡村建筑还附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并且每一代人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这些内容,嵌入在不同的乡村建筑里,有的一望便知,有的则藏在各种细节中;有的人们已经耳熟能详,有的还需要继续挖掘、不断发现。
有人会认为,只有那些已经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或名村的建筑才具有类似于博物馆的价值。应该说,拥有那些建筑的村镇之所以入选名镇名村,既是因为在建筑类型和风格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也是因为在当代保护上具有示范性。
实际上,各个村落的传统建筑,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都值得保护传承。这种唯一性,是因为各个地方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它们给当地建筑打上自己的烙印。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先秦以来的传统哲学还认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气,“气动谓之风”,因而不同地方有不同“风气”,表现在文化艺术上也各有特点。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村庄,不同乡村建筑的独特价值也就在这里。
乡村建筑的这种独特价值,还表现在历史上与不同的生命个体相关联,其中有杰出人物,也有平常百姓,杰出人物有他们的非凡传奇,平常百姓也有他们的感人故事。
 
图2 江苏苏州冯梦龙村冯梦龙故居
 
用博物馆的眼光去看待乡村建筑,就会有不一样的心得,对它们更加珍惜,更加注意保护。首先不会轻易拆除它们,不到万不得已,不把它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因为老建筑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历史文化信息的完整性就被破坏了;更不会改动其外在布局和内部结构,不损毁原先的装饰、绘画、雕刻。应抓紧搜集整理和研究与老建筑相关的历史材料和传说故事,让乡村建筑的价值保得住、说得出。
特别欢迎游客到这里来参观、体验、互动,观众来了,乡村建筑的展示功能也就出来了。如果因此而兴起关注、研究乡村建筑乃至于乡村文化的热潮,那也就会给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新的兴奋点。
 
2中国文化和建筑是土里长出来的
 
中国文化是土里长出来的。按照女娲造人的传说,人就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也把文化与土地联系在一起,像英语中“文化”的词根就是耕作,但是,由于中国先秦以来“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农耕文明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文化的土性更强。经过这番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又一次唤起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或许会进一步推动文化土性的回归。
 
图 3 河南新县乡村创客在老建筑内工作
 
中国建筑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从巢居、穴居到后来各类建筑的演变,直观地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生长过程。更何况,建筑作为文化的产物和载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自然属性最典型的例证。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住在这样的建筑里,我们的前人才会觉得可以安身立命,落地生根。
文化和建筑由人创造。人来自自然,信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人从来就是大地之子。到乡村旅游,找乡村建筑,可以体验中国文化和建筑的这种土性,这是我们文化和建筑最重要的禀赋。感受到这种土性,就接上了地气。一看乡村建筑理念。“道法自然”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遍布各地的乡村建筑,不管是出自何人之手,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遵循着这样的法则。这些建筑无论是单体外形,还是村落布局,都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尊重自然、敬畏天地,与周边山川河流、田园树林融为一体。农人像种下树木、庄稼一样种下建筑,让它们在一起长成,互生互动,相得益彰,共享天地精华。二看乡村建筑营造。乡村建筑的形制与工艺,涉及结构构架、砖石砌筑、装修装饰方方面面,用上了木作、竹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匠作工艺,形成了丰富生动的建筑话语体系。各地的乡村建筑,既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自成单元,又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有风格。欣赏这样的乡村建筑,应该了解它以“土”为特征的构造、工法、工具、工序、传承,体会其中的工艺智慧,特别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些都是我们文化中值得骄傲的家底。三看乡村建筑材料。乡村建筑最主要的方法是就地取材,这决定了它的地域特色。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山上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或木结构为主,或土结构为主,都是当地最便于取用的材料。一些地方盛产竹子或易于取石,竹、石就成为主要建材。各地乡村选用的建材,还具有保温隔热、节能、透气的功能,体现出对人的安全性和亲和性。从今天的视角看,这些建材能够循环利用,因此,是环保的、绿色的。
中国农业与乡村建筑的生成演化具有同步性,甚至集于一人之身,至少在传说中是这样。公刘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他既是先周农耕文化的鼻祖,又是开创穴居式生活方式的窑洞之祖。《诗经·大雅·公刘》描述了公刘带领大家开垦荒地、营造居室的过程,其中写道:“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公刘察水观山,终于选中了这片土地,在这里种植,也在这里构筑居所,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欢声笑语。
 
图 4 河南信阳毛铺村戏台
 
今天,我们寻访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村落,当地人总会说先祖来这里开创基业,就是看上了此处有利于农事和居住,他们是家族发展的拓荒者,也是家族居住的规划师。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这样构建了带有泥土气息的乡村建筑,又反过来受到这些建筑气息的熏陶,建筑品格与乡村人格相互生成。这些处于自然怀抱中的乡村建筑,不仅能为这里的人们遮风挡雨,而且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庇护所。这就难怪今天的游客面对这样的建筑,会有赤脚踩在泥里的亲切和舒适,有“复得返自然”的感应。
 
3乡村建筑是中国人的共有祠堂
 
祠堂是中国古代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家族繁衍,瓜瓞绵绵,家道传承,于炽于昌,血脉融合了文脉,文脉维系着血脉,族人既便远行万里甚至漂洋过海,也念念不忘。
今天散落在乡村的各类建筑,特别是传统民居,也具有祠堂的分量,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祠堂。这些建筑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创业守业的身影,也留下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心中默念,留下了引起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强烈共鸣的精神气息。乡村建筑是我们追想并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平淡而庄严,平凡而神圣。
 
图 5 江西抚州金溪县大坊荷兰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中国的乡村建筑就是依靠这种“德”的禀赋,无论多么残旧、多么偏远,今人仍能倾听到历史上礼仪之声在社会基层的回响,真切感受到历久弥新的文化气场。乡村建筑以德服人,因而有着跨越时空的力量。
乡村建筑特别是乡村民居能唤起这样的崇高感,是基于我们民族特有的集体意识:一是家国意识。《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二是家族意识。在今天看来,与长期的血缘宗法制度相联系的家族意识,当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落后性,有些已经是糟粕,但家族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忧患意识、担当作风、进取精神,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闪光之处。三是家居意识。农耕文明决定了对家园的固守,家族意识也决定了对家居的热爱。《汉书》中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难离故土,也就难离故居,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中,祖屋的地位和价值是其他民族没有的。
从重家国,到重家族,到重家居,在这样的民族心理结构中,乡村建筑承载着不同寻常的家国大义。也正是依照这样的逻辑,无论是在血缘上还是文化上,民居就是当地祠堂这棵大树上张开的分枝,而当地祠堂又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思想行为范式。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由此深植于家庭和人心。
各类民居满足的是家庭生活所需,不像祠堂那样以表达人纪纲常为主要目的,但也贯穿着祠堂里倡导的思想内容和行为要求,六朝文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说“家传以申世模”,“家传”与“世模”具有同一性。因此,今天的人就会看到,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生动、具体而微地体现在乡村建筑中。比如,各地老民居在建筑格局和房屋安排上,尊敬长者,老幼有序,并且,或以厅堂字画,或以房头雕刻,或以室内装饰,展示耕读传世、勤俭持家、父慈子孝、循礼而行、温柔敦厚的内容。民居延伸、拓展、丰富了祠堂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形成了各家各户优秀的家风。
 
图 6 广东佛山南海区苏村村康有为故居
 
家风的精神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族风和社会风气息息相通,承载着这些文化信息的乡村建筑,成为祖祖辈辈的必修教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这种建筑文化的教育,成为必修的功课。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及民族的血液和骨髓,成为坚如磐石的集体认同和民族意识。而崇尚和谐、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都成为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然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也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源头。
今天的游客面对中国的乡村建筑可以发现,我们的前人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用家国观念、家族观念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建筑如果让我们既感到敬畏又感到亲切,那是因为列祖列宗们的文化创造,特别是他们确立的一些价值取向和生活基调,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使我们这些后世子孙不失中华儿女的本色。
早在北周时期的文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实际上,表达我们引以为傲的“家风”“世德”,不只可以靠文字,还有乡村建筑。
 
4藏在乡村建筑里的生活美学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人们更热爱生命,更相信生活就是美,更向往在平常生活中体验、创造美好的人生,享受日常生活之美的快乐。或许,乡村建筑能给我们这样的惬意和启示。
乡村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它造就了乡村建筑,乡村建筑也成全了乡村。乡村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乡村建筑,共同构成了这里的过往场景。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在这里的经验、体验、憧憬,点点滴滴,一砖一瓦,经过平凡而细微的累积,凝结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和生活原型,成为东方美学的基本心理模式。
这种以乡村建筑为轴心的典型情境,让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念兹在兹,初衷不改。所以,陶渊明辞官回乡,首先想到的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世界,也离不开乡村建筑:“土地平圹,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古人挂冠、解甲,总是急不可耐地回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故居。这是按照人的尺度搭建起来的建筑,因此,总是让后来人心向往之。这也是人类殊途同归的情愫。
时代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也变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乡村建筑上仍然留有以往的印记和韵味。它们盛放着过去乡村人的生活,也盛放着后来人的诗意怀想。
 
图 7 四川德阳范家大院
 
乡村建筑之所以在文化上有这样的磁场效应,一是亲近自然,人虽是五行之秀、万物之灵,但终归是万物一分子;二是质朴温情,只有这样的建筑才能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乡土味里有着人情味;三是有想象力,摆脱城市建筑丛林的局限和压抑。
更自由更自然更接地气的乡村建筑,能够唤醒沉睡的审美感性和个体存在感,在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重振旗鼓,或者是把这种美学体验形成作品供世人分享,或者就在自己的天地里完成精神世界的升华。
追根溯源,人来自自然、来自乡村,也都有回归自然母体、文化母体的本能,这是他们熟悉、亲切的地方,是心灵依归。不管走得多远,总会去找来时的路。乡村建筑应该是这条路上屹立的灯塔,带你穿越迷惘,给你温暖的力量。故土难离,故居难忘,故土与故居密不可分,如果要分的话,就是紧紧打在一起的两股绳,编织起乡土情结。
不是要用贬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筑的方式来褒扬乡村生活和乡村建筑,但至少,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拉大与城市的距离,面对乡村特别是乡村建筑,是有益于审美经验的丰富和艺术世界的拓展的。在这个没有来过又似曾来过的地方把自己放空、放松、放飞,也在这里充实、充盈、充美。事实上,今天城市里也有很多好建筑,它传承了中国乡村建筑的生活格调,复活它的原始意向,因此能激活同样的思维活动方式和情感发生模式,让具有“先天倾向”的我们心有戚戚。
东方美学的重要特征是关注生活,中国诗意主要来自平淡日子里的拈花微笑,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古人如此,今人也是如此。因此,就请游客们到乡村建筑里看一看,你会心有灵犀,发现很多已被遗忘或忽略的生活风景。
 
5建筑的微改造与文学的用典
 
当代建筑的微改造与古代诗赋的用典,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表达效果却异曲同工,起作用的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它们的当下流行与曾经流行,其背后也是中国美学逻辑,反映了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在新旧时空上的自如切换、衔接共生能力。
 
图 8 四川攀枝花迤沙拉村民居
 
微改造不限于建筑,它运用于整个城市更新的范畴,除了建筑,还包括街区、街道、公共空间的整体风貌和肌理,但主要落脚在建筑上,它与大拆大建的理念截然相反。2016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提出这个概念,指的是在维持现状格局基本不变前提下,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小修小补”,起到提升人居环境、促进街区活力、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建筑微改造,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2018年,住建部就出台相关文件,两年后又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在建筑微改造上要求更明确、力度更大,强调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不修大马路、建大广场。采用“绣花”功夫,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
 
图 9 云南大理喜州镇图书馆
 
用典则是中国古代诗赋的修辞手法。所谓用典,就是引用历史上特别是古籍中的故事、词句,支持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用典是中国特色的修辞方法,今天,古典诗赋的创作已是小众化创作行为,但在现代诗中,特别是在一些流行歌词创作中,还可见用典的流风余韵。同样是中国特色修辞方法的还有成语,它还广泛应用于当代生活之中。成语中的主要来源之一,正是典故,只不过用典强调“引用性”,成语强调“既成性”。使用典故、成语,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诗意,信手拈来一个典故或成语,就是构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场景,邀古人入局,邀故事进入生活,向传统借力,让历史的智慧照进现实。
六朝的刘勰的《文心雕龙·事类》,是迄今关于用典最系统的分析,将它关于用典的论述与今天建筑的微改造比照,有明显的美学“通感”:一是传承、创新之美。刘勰说用典作用是“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同时要“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建筑的微更新,是在旧的建筑文本上创作新的建筑文本,让历史与现实都能找到位置,相互观照,相互成全。它要处理好旧与新的矛盾,无缝对接传统与现实。要让旧的居住、生产空间适应新的生活、生产需要,实现新旧功能转换,与现代城市文化乃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相融合;另一方面,它尊重传统,尽可能把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留下来,并且,用自己的创新创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适应今人新的生产生活,特别是顺应人民群众欣赏美、创造美的需求,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二是丰富、含蓄之美。以少胜多,是用典的突出优势,所以,刘勰认为用典模式在中华文化元典《周易》中就确定了,即所谓“《大畜》之《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中国传统崇尚含蓄内敛,传统的建筑理念,也看重对建筑本身的内心领悟,主张通过有限的物质空间演绎无穷的文化意味。在城市更新中,要保留这样的含蓄表达,而且在这些老的建筑或街区、厂区、矿区中,融入今人的丰富情感和审美趣味。三是简约、洗练之美。刘勰说,“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中国古代建筑,在物质空间上也力求经济,寄大情于小景,以有限藏无限。建筑微改造的洗练,表现在它利用有限的局部分间,以少胜多,点石成金。
 
图 10 云南丽江雪嵩村洛克故居
 
讨论当今建筑微改造与古代诗赋用典在中国传统审美上的通约性,目的有三:一是支持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要认识建筑微改造的特征与规律。当前最重要的是立即刹住大拆大建之风,自觉遵循在文化上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的时代要求,既要“无为”又要“有为”,尽可能保护住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并且在已有文化肌理上自然融入新的文化积累。要尊重以含蓄、简约为美的审美传统,不在老城区大动干戈,不做大手术。二是支持将微改造推及乡村。建筑微改造的经验应由城市更新向其他领域推广,特别是推及乡村振兴中的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如果将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与乡村振兴中越来越自觉地保护古村落建筑、保护乡村风貌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取向。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点,包括面对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办法。特别是古村落,既要保护老建筑、街区、道路,也要解决旧建筑与新功能的矛盾。它需要保护,需要采用绣花方式进行缝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古村落如果不被赋予新的生命,只会加速其消忘,因为,它毕竟是人的居住空间。三是支持在城乡文化建设中顺应中国审美传统。要把握中国审美传统回归当今社会的路径。强调建筑微改造,在中国有多方面原因,中国审美传统心理是潜在的、但也是关键性因素。在已有建筑格局中有所增益,踵事增华,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基本做法,从村落的自然形成,到都市的规划安排,莫不如此。今天的微改造,实际上是这种建筑传统的沿续和发展。
 
图 11 云南丽江民宿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凝固的历史符号。典故,实际上也是这种具有凝固特征和符号意义的表达。从今天文创的角度看,这些被保留和活化的建筑、典故,实际上又都有IP的分量。建筑微改造与文学用典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上的相通,本质上是关于符号世界、文创IP运用的相通。保留并活化了某个老建筑,或者用了某个人们心有默契的历史典故,并且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实都是用了一种文化的指引,它能解构平庸和平淡,营造出现实与历史交汇、生活与艺术交汇的生活空间和表达语境。活用一个典故就是打捞出一个故事,活用一个老建筑就是把人带进一个取景地、一段过往的风情。徜徉于典故或老建筑的林荫大道上,与风华如旧的人物、事件以及那个时代相逢,与往日的人间烟火相逢,生活就有了味道,表达就有了诗意。
揭示建筑微改造与诗赋用典在审美上的相通,是期待由此进而认识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脉动,使微改造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使围绕城市更新的政策得到落实,并推广到乡村,让正在进行的城乡老建筑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融合的生动教材。